感动中国2024年作文优秀7篇

时间:2025-01-29 作者:pUssy 作文精选

在作文中,主题明确能使读者迅速抓住文章的主旨和要点,通过写作文,我们能够建立起与读者之间的桥梁,分享彼此的故事与经历,下面是品读360小编为您分享的感动中国2024年作文优秀7篇,感谢您的参阅。

感动中国2024年作文优秀7篇

感动中国2024年作文篇1

2018年8月26日的朋加诺体育场被中国红点燃。备受关注的“飞人大战”结果终于揭晓,在亚运赛场瞩目、最激动人心的男子百米飞人大战中,中国男子百米飞人苏炳添以9秒92新的亚运会纪录摘得金牌,引起了全场沸腾。“中国飞人”苏炳添加冕“亚洲飞人”,其9秒92的成绩不仅刷新亚运会纪录,与亚洲纪录也仅有0。01秒之差,他也是参加决赛的8人中一个跑进10秒以内的选手。苏炳添带给了我们太多的惊喜和荣耀。

决赛前,苏炳添的外教兰迪·亨廷顿曾说:“如果比赛的氛围、环境和气候都合适,加上运动员感觉良好的话,苏炳添能在雅加达给中国带来一个奇迹。”外教在训练场上信心满满地留下这番话,而苏炳添果然也不负众望取得了傲人的成绩,成为中国乃至亚洲的骄傲。

在本届亚运会前,苏炳添两度跑出平男子100米亚洲纪录的9秒91,追平了卡塔尔选手奥古诺德创造的亚洲纪录,成为“跑得最快的黄种人”。带着这样一份辉煌的成绩单第三次来到亚运会赛场,苏炳添的目标很简单——拿到男子100米的金牌。最终以9秒92的成绩夺冠,苏炳添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他说:“我觉得今天已经破了我的魔咒,作为男子百米选手训练了十几年,我参加的所有运动会都没有尝试过拿一个冠军。29岁,我终于在亚运会上证明了自己。”手捧亚运金牌,苏炳添终于成为名副其实的“亚洲飞人”。是的,苏炳添用实力证明了自己,也证明了中国速度不容小觑。

2017年年初,那些关于“苏炳添退役”的新闻不胫而走,苏炳添的确动了这个念头。然而,苏炳添不甘心就这样结束自己的运动生涯。于是,他坚持了下来,日复一日训练比赛。数年如一日的封闭训练,肩上积攒的各种压力,局外人统统无法体会。正是这样的坚忍不拔、坚持不懈、永不言弃的精神才成就了如今的亚洲飞人。

在整体水平依然无法与欧美抗衡的亚洲,亚运会百米飞人大战的意义不言而喻,正如苏炳添所言,“这是打破魔咒、扬眉吐气的一晚”。辉煌背后总是藏着无人言说的艰辛,不过还好,苏炳添坚持下来了,用辛勤和汗水成就了自己也铸就了中国的骄傲亚洲的骄傲。

感动中国2024年作文篇2

林俊德,中国工程院院士、总装备部某基地研究员林俊德,20xx年病逝。

林俊德入伍52年,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验任务,为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倾尽心血,在癌症晚期,仍以超常的意志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林俊德的中学和大学都是靠政府助学金完成的。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从事核试验研究。由于核爆炸具有极大的破坏性,测量仪器研制一直存在很大难度。林俊德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独立创新制作了钟表式压力自记仪,为测量核爆炸冲击波参数提供了完整可靠的数据。在之后40多年的科研旅途中,他先后获得30多项科技成果。

20xx年5月4日,他被确诊为“胆管癌晚期”。为了不影响工作,他拒绝手术和化疗。5月26日,因病情突然恶化,他被送进重症监护室。醒来后,他强烈要求转回普通病房,他说:“我是搞核试验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现在最需要的是时间。”

林俊德住院期间,整理移交了一生积累的全部科研试验技术资料;多次打电话到实验室指导科研工作。5月31日上午,已极度虚弱的林俊德,先后9次向家人和医护人员提出要下床工作。于是,病房中便出现了震撼人心的一幕:病危的林俊德,在众人的搀抬下,向数步之外的办公桌,开始了一生最艰难也是最后的冲锋……

5小时后,心电仪上波动的生命曲线,从屏幕上永远地消失了。这位军人,完成了生命中最后的冲锋。

临终前,林俊德交待:把我埋在马兰。马兰,一种在“死亡之海”罗布泊大漠中仍能扎根绽放的野花。坐落在那里的中国核试验基地,就是以这种野花来命名的。

感动中国2024年作文篇3

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闪?

用眼睛“听见”世界,江梦南闪亮的大眼睛让网友“又爱又羡”。有网友留言说,她的眼睛好明亮,像星星一样闪耀。心中有梦,眼中有光。

学说话,是江梦南追梦路上最大的拦路虎。她左耳听力损失大于105分贝,右耳听力完全丧失。当时医学界普遍认为,听力损失超过90分贝,言语康复几乎不可能,甚至认为佩戴助听器毫无意义。

奔波大半个中国求医问药无果后,看着女儿闪亮的眼睛,爸爸赵长军、妈妈_下定决心让她能够开口说话。他们选择了唇语而不是手语,并教她模拟发音。他们从最简单的音节开始,对着镜子练口型,让她摸自己喉咙感受声带震动,还把她的小手放到嘴边感受气流。

“梦南说一个字,我们可能要教一万遍,还不包括她自己偷偷地练习。”回忆起当年,_眼中泪光闪闪。为了更专业地帮助她,_专门到长沙学习,拿到了宜章县第一张言语康复师证书。

开口说话,是江梦南追梦之旅的第一个胜利。

1997年暑假,在北京求医问药期间,赵长军特意带着江梦南来到清华大学。恰逢毕业合影,学子们在欢呼声中将帽子抛向天空。充满艳羡的江梦南回过头来,认真地说:“爸爸,我长大了要考清华!”赵长军回忆说,当时自己心里既欢喜又忧伤,考清华这事,想都不敢想。没想到,十多年过去,女儿已经是清华的博士。

20_年,时任宜章县关工委副主任的邓盘瑛来到莽山民族学校。时值酷暑,他看见江梦南骑着自行车在校门口的坡上冲上冲下,歪歪扭扭,摔倒又爬起,满头大汗,身上血迹斑斑。邓盘瑛看着很心疼,想上去扶一把又被她礼貌地拒绝。赵长军告诉他,女儿前庭功能受损,平衡能力受影响,会站不稳、呕吐和头晕,不能骑车。但孩子根本不服输,一定要把骑自行车学会,还缠着他学会了游泳。

邓盘瑛深受感动,每次去莽山都会看看江梦南,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甚至她与父母闹别扭了,他还亲自登门调解。热心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邓盘瑛,后来荣获“中国好人”称号。他说:“我今年83岁了,膝盖也不好。但是我尽可能地参加扶贫帮困活动,这些获得关爱的孩子里面,也许有下一个江梦南。梦南鼓励了我,她是我的精神支柱。”

青春的力量在蓄积,莽莽瑶山阻隔不了梦想。小学毕业,江梦南向爸妈提出,要去100公里外的郴州市六中读书。_回忆说,当时真的犯了愁,因为梦南袜子都还没洗过。她怎么照顾自己,过马路怎么办,会不会上课迟到?

一家人在商量的时候,江梦南说:“妈妈,我早晚都要出去,还不如早点出去。”最终,江梦南来到郴州市六中读初中。“她就是要选择自己独自面对生活,不想一辈子生活在父母的保护下。这也是后来她执意选择离家2000多公里的吉林大学读书的原因之一。”赵长军说。

江梦南很快就融入新的环境,同学们都喜欢这个无比自信的阳光女孩。同桌何思达说:“她很要强,主要靠读老师的唇语,听不懂的时候我会在纸上写给她,初一下期和初二上期的成绩,她竟然一下子进步了30名,根本想象不到她到底付出了多少努力。”

周末,江梦南会来到姨妈江文湘家。江文湘把她当自己的女儿看待,有时候还去寝室陪她聊天。“梦南很坚强,她做到了很多孩子做不到的事情。2005年,她出水痘,不能吹风,但她坚持上学。”江文湘说。有一次过马路,一辆摩托车突然撞上她,幸好只是一点点擦伤,现在想想还后怕。“好在梦南心态很好。但我心里很难受,心里好疼。有谁知道,她在生活中到底遇到多少这样的事情?”

由自尊自爱而自强自立,她拒绝了任何形式的“躺平”。

感动中国2024年作文篇4

如果年轻人被一位老人身上所体现出

...
《感动中国2024年作文优秀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