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作文时,围绕明确的主题展开,可以使文章的逻辑更加清晰有序,写作文是一种心灵的旅行,让我们在文字中寻找心灵的归属,下面是品读360小编为您分享的有关做粽子的作文5篇,感谢您的参阅。
有关做粽子的作文篇1
两千多年前,伟大的热爱自己的国家诗人屈原在汩罗江边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滔滔激流,两千多年后,五月初五成了传统节日——端午节,大家包粽子、划龙舟、煮鸡蛋,用各类方式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热爱自己的国家诗人。
又是一年端午节,我很想体会体会这类气氛,便向祖母要求,让她教我怎样包粽子。
包粽子,首先要把箬叶洗干净,在热水中泡软。再准备好枣子、鸡蛋、肉等做陷,将自己喜欢的陷煮得香喷喷的,就能够开工了。先把长长的箬叶折叠,围拢来,做成一个窝,中心放进调配好的糯米和粳稻,包出棱角。然后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匀,最后把箬叶包着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状。
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个角是不是匀称,是不是有型。我起头学的时候,总是把四个角搞歪了,不是成了六个角,就是揉成一团球了。
祖母就不止一次看着我的“杰作”发笑:“这,这能叫粽子吗?你让细线系在什么地方啊?”
我晕!感情粽子包出四个棱角是方便用细线系着挂起来的,怎么这世界上就没有圆粽子呢?
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用烈火煮,大约1钟头后,改小火煮30分钟就能够。
在煮粽子的过程中,我总是急不可耐地要揭盖子察看环境。因为从锅里飘出那粽子的香气,馋得我直流口水。
等待的时间总是特别的漫长,瞅见热气腾腾的粽子终于从锅里“解放”出来的时候,我雀跃手舞足蹈。放在碗里,用筷子剥开,就能够瞅见内里金黄松软的“粽肉”了,咬一口,美味无比,我差点连筷子都要咬下来了。
今年端午节,我学会了包粽子,品尝到自己劳动的果实,那感觉不是一般的甜蜜。
有关做粽子的作文篇2
前几天,我过了一个开心的节日——端午节。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被称为中国民间四大传统节日,它的叫法有二十多个:如端阳节、龙舟节、屈原日、女儿节等等。端午节有许多习俗,包粽子和划龙舟是普遍习俗,不同的地方还有挂菖蒲、喝雄黄酒、放风筝等习俗。端午节有一个来历,就是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他眼看自己的国家被侵略,心如刀割,投江自尽。百姓们怕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就把米团投入江中,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端午节最常见的事情就是吃粽子。粽子的品种有很多,有肉粽、白粽、蜜枣粽、蛋黄粽等等,我最喜欢吃的粽子是肉粽。你们没想到吧,我妈妈也会包粽子。妈妈先把糯米和咸肉混在一起,再倒点酱油,放点水,浸泡一段时间。然后妈妈拿起两片长长的粽叶,弄成一个圆锥形,把糯米填进椎体里面,再用绳子捆紧。妈妈说,在这时候要注意一点,米不能装得太满,不然煮的时候会撑破的。妈妈用这种方法快速包了两大锅粽子,直接放在高压锅里煮。没过多久,粽香和肉香飘荡开来,我仿佛身处粽子的世界里,不停地咽口水。粽子出锅了,我迫不及待剥开粽叶,咬伤=上一大口。粽子又香又糯,美味无比,邻居们都被这香味吸引过来了。
端午节不光是玩耍、品尝美食,其实更需要的是家人团聚,这样生活才会更美好。
有关做粽子的作文篇3
五月初五将至,端午节来了,又到吃粽子的时候。
粽子在潮汕,价格高低不同,低价的三元一个,只有白白的'米披上绿绿的衣,高价的十几元一个,馅料应有尽有,五香猪肉、咸蛋黄、花生、板栗……更是必不可少。
不过,我们从来不买,都是自己包,馅料更是随心所欲。我准备的是一束咸草、一份竹叶,到市场买了几斤五花肉,一斤绿豆,一瓶陈皮,半斤蒜头,还有香菇、咸蛋黄、盐鹌鹑蛋等等。
回到家,洗涮竹叶、咸草,再用盐水煮沸算是消毒。趁此时机,我把五花肉切片,下锅油炸后放了酱油、料酒、蚝油、糖与盐,腌制一会好入味。再把糯米、绿豆淘洗,香菇切丁,陈皮切碎,一起搅匀。腊肠切成拇指厚之后,一切准备就妥当了。
我拿起两片竹叶,折叠成漏斗状,先在底面斜铺一层腊肠,放进半两糯米,按压紧致后放两片五花肉,再加一层糯米,放个咸蛋黄,最后又铺一层腊肠,馅料便装填完毕!将竹叶折叠盖密馅料,压实、整出菱形,用咸草按十字包法扎紧打结,粽子便大功告成!
“看来,包得还算紧实。”姥姥评价着。受到姥姥的肯定,我十分振奋,又加快了速度。可是,包着包着,竹叶、咸草还有,馅料却没了。我不甘心,异想天开想包几个甜粽来。
说干就干,我洗净锅,放入红豆、陈皮、加了水和冰糖便熬起来,再拌上米与绿豆,甜馅料准备就绪后,依样画葫芦,甜粽子很容易就包好了。
接下来就是煮粽子。我把粽子放入高压锅,倒入适量的水,盖上盖子后便大火蒸煮,待冒气后转小火保持30分钟。
锅刚打开,粽香即刻飘逸开来,外面正玩得起劲的弟弟们闻香而动,立马冲进来伸长脖子准备吃粽子。
年年有端午,端午有粽子。可大家知道粽子的来历吗?
相传,那是战国时期,三闾大夫屈原怀揣报国之志,即使“路漫漫”也“上下而求索”,励精图治,虽蒙受奸臣陷害,两度流放,仍“虽九死其犹未悔”“举世皆浊我独醒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怀抱利器,纵身跳进汨罗江。当地百姓为防止鱼虾吃屈原,便把米放入竹叶投入江中,这就是粽子的原型。
在我们吃粽子时,千万别忘记屈原的爱国之情,更该铭记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核。
有关做粽子的作文篇4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这是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
端午节有很多习俗,比如赛龙舟、包粽子、挂艾香等等。其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跟姥姥学包粽子。
端午习俗:赛龙舟,挂艾香,包粽子。
端午节的前几天,姥姥就早早地买好糯米、红枣和粽叶,准备包粽子。姥姥先把糯米用冷水泡上一整天,再把粽叶放在锅里煮软,准备好红枣。一切准备就绪,就开始教我包粽子。
姥姥先拿了一片粽叶,我也拿了一片,姥姥用手把粽叶一卷,粽叶就成了一个空心的圆锥形。我也学着姥姥的样子,可我怎么卷也卷不好。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有一次我卷好了。然后我们开始放糯米,一开始我掌握不好糯米的量,放得不是多就是少,我仔细地观察,只见姥姥抓了一把糯米,我也是试着按照姥姥抓的量,这次还差不多。
哎呀!差点儿忘了放红枣,我们把香香甜甜的红枣放进粽子里。最后一步是缠绳子,只见姥姥左手握着裹好的粽子,右手把绳子一缠,轻轻松松地就把粽子扎好了。在我扎的时候,我忽然发现粽叶松了,糯米正一点点向下漏呢。妈妈说:“失败了没关系,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又试了一遍,还是没成功。包粽子说着简单,但做起来难,粽子很“调皮”,“捉弄”了我好半天,我煞费苦心,竭尽全力才包好。
我包好了一个,姥姥却已经包好了很多个,我们把粽子放在蒸笼里,过了一会儿,厨房里飘来了阵阵清香。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我吃着自己包的粽子,心里别提有多快乐了!
有关做粽子的作文篇5
“五月莺歌燕舞日,又到粽叶飘香时……”当妈妈读到这篇短文时,我便知道端午节来了。
端午节那天,妈妈准备包一些粽子,叫我搭把手,我欣然答应了。
我和妈妈早早地就起床了,手接着地到菜场上买包粽子的原料,妈妈精心挑选了一些粽叶,买了十斤糯米。我嚷着说要吃肉粽,妈妈笑呵呵地说:“好好好!小馋猫,给你做肉粽!”转过身去买了二斤猪肉和一些红枣赤豆。
回到家,妈妈叫我把粽叶先洗干净,烧上水,然后把洗干净的粽叶轻轻地放入水中煮熟,接着把煮熟的粽叶放到盛满冷水的盆里浸泡一会。妈妈解释:“这样叶子不会发黄,碧绿碧绿的叶子包起粽子来可漂亮了。”
粽叶准备好了,接下来该拌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