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石窟作文优质6篇

时间:2025-08-09 作者:Iraqis 作文精选

用词语编织成的作文,本质上是作者与未知读者之间一场跨越时空的无声对话,优秀的作文不仅能够传递情感,更能让读者在字里行间找到属于自己的感动与思考,品读360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游石窟作文优质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游石窟作文优质6篇

游石窟作文篇1

星期天一大早我还没起床,就听爸爸说要带我去洛阳的龙门石窟游玩,我高兴极了,一下子就从床上蹦下来。

天气格外清朗,爸爸驾着车在高速公路上飞驰,我们经过两三个小时的奔波,终于到达了洛阳的著名景点龙门石窟。一进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成群结队的游客,随后我们找了一名导游,我们一边观赏,一边听导游解说龙门石窟的来历:龙门石窟位于河南洛阳南郊的伊河两岸,从北魏至北宋400余年开凿有2100多个窟龛,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3600余品,它不仅体现了佛教文化,更给我们展示了当时书法碑刻艺术。一路上几乎所有的石壁上都凿有大大小小的佛像,有的躺着、有的立着、有的在微笑、有的在发怒……样子千姿百态。

跟随着导游的介绍我们来到了龙门石窟最大的卢舍那佛像跟前,在卢舍那佛像面前能让人感觉到自己很渺小,导游讲这尊佛像有17米多高,仅其头部高度就达4米多高,他的面部表情看起来慈善安详,好像在为我们的祖国祈福。

随后我们又观赏了潜溪寺、宾阳中洞、万佛洞、莲花洞等著名景点。其中莲花洞中有一个最小的佛像,它仅有两厘米大小,被称为“微雕”。

不知不觉观赏完整个景区已是下午4点多了,但我一点也没有感到累,我为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这壮丽的瑰宝而骄傲!

游石窟作文篇2

经过近四个小时的颠簸,我们从陕西省来到了河南省的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中有造像10万余尊,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又经过外国侵略者的破坏,只剩下2000尊左右不完整的佛像,大多数没有了头部,只剩下身体。那一座座佛像有的神情严肃,十分威严;有的双眼微眯,嘴角微提,似笑非笑,神秘莫测;有的表面上看起来凶神恶煞,张牙舞爪,但细看那双琉璃眼,却能见其中隐隐含着善良。

龙门石窟中最美、最大的一尊佛像就是卢舍那大佛了。它高17。14米,光耳朵就有1。9米。虽然经过岁月的洗礼,身上已有斑斑点点的裂纹,但看起来还是那样容光焕发,神采奕奕。卢舍那大佛的双眼中镶嵌着两颗琉璃珠,这使得你不论从哪个角度仰望它,都感觉它那双深不可测的眼睛也在端详着你。传说,这尊卢舍那大佛的面貌和武则天有些相似,打造这尊佛像的工匠为了讨好武则天,刻意将卢舍那大佛的面相按照武则天的面貌塑造了。

隔着一条伊河向龙门石窟远眺,可以看见那半边裸露的山上一个个蜂窝式的小洞,它们大小不一、形状不同,都是中国古代智慧的结晶。看到这种景象,我脑子“轰隆”一声,一片空白,这场景真是太让人震撼了。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次古都之行带给我的知识远远大于书本上学来的,看来要知道一件事物的真正面目,需要亲自去见识。

游石窟作文篇3

今年国庆长假,父母带我去了洛阳,去一览龙门石窟的风采。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南郊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上,于20xx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它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4年)前后,后来,历经东西魏、北齐、北周,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共有97000余尊佛像,最大的佛像高达17.14米,最小的仅有2厘米,它们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在这些石洞中,比较有名的有:奉先寺、宾阳洞、药方洞、莲花洞等。

卢舍那大佛,作于唐高宗咸亨四年(即公元672年),位于洛阳龙门西山南部山腰奉先寺。卢舍那大佛是龙门石窟中最大的一座雕塑,卢舍那大佛通高17.14米,头部高4米,发髻呈波纹状,面部丰满圆润,眉如弯月,目光慈祥,眼睛半睁半合,俯视着脚下的芸芸众生,嘴边微露笑意,显出内心的'平和与安宁。他的表情含蓄而神秘,严肃中带有慈祥,慈祥中透着威严,威严中又有着一种神圣与威武,是一个将神性和人性完美结合的典范,让人难以忘怀。

令我难以忘怀的还有万佛洞和莲花洞。万佛洞因洞内南北两侧雕有整齐排列的一万五千尊小佛而得名。洞窟呈前后室结构,前室造二力士、二狮子,后室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是龙门石窟造像组合最完整的洞窟;莲花洞因窟顶雕有一朵高浮雕的大莲花而得名,大约开凿于北魏年间。龙门石窟中最小的佛像,仅有2厘米高,就位于莲花洞中。

本次龙门石窟之旅,令我受益匪浅。

游石窟作文篇4

暑假,我们参观了龙游石窟。

赤日炎炎,我们跟着旅游团来到龙游石窟,在影厅的视频里,我们知道了有关龙游石窟的知识。在方圆数公里的地下至少有50个洞窟,其中开发了7个洞窟供人们参观。每个石窟就像是一座宏伟的大厅,呈倒斗矩形状,出口小,下面大,一面陡峭,一面倾斜,四壁笔直,棱角分明,像个立体的大三角形。石窟面积各不相等,小的才数百平方米,大的有数千平方米,洞的高度在二十至四十米不等,两个洞窟是用一个通道连接的。在每个洞窟内,分布着3-4根巨大的鱼尾形石柱,与洞顶浑然一体。让人叹为观止的是洞壁、洞顶和石柱上都有一个个精美的图案,每个洞窟的底部均有一个人工凿成的斜坡和一个矩形水池。

走进石窟,暑热悄然而退,宛如进入清凉世界,凉爽的气息夹着泥土味扑鼻而来。转而,我们被这“旷世奇窟”惊呆了:一号洞窟面积最小,石壁上清晰可见一幅岩画,分别是马、鸟、鱼三种动物,形象栩栩如生,这是7个洞窟中唯一的一幅岩画。石窟中还保留着一尊无头佛像,让人奇怪的是,当村民们在石窟中发现这尊无头佛像,可在制成的材料中,没有一样是石窟中有的,就产生了许多说法。其他的石窟一个比一个面积大,洞顶、洞壁、石柱上无一例外地精雕细凿着装饰图纹,凿线整齐划一,规则有序。身处如此巧夺天工、气势磅礴的石窟内,宛若时光倒流到远古。我不禁遐想联翩——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这要有多大的智慧才能造就这伟大的工程,简直让人不可思议。这造石窟的目的是什么呢?用来贮存粮食?还是避兵乱、纳凉招待宾客?或是陵墓?……洞窟的用途、成因、建造及竣工年代目前无法考究,留下一个个谜团让人百思不解,真是“入窟尽是探奇者,出窟全变猜谜人”。

这个在地底下沉睡了上千年,举世罕见、扑朔迷离的神秘地下世界,让人惊叹,也让人匪夷所思!

游石窟作文篇5

龙门石窟距洛阳市南十二公里处,在伊河两岸龙山与香山上。它与敦煌莫高窟,云岗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名,故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去年国庆节,我们离开了喧闹的城市,与姥姥妈妈来到了龙门石窟,准备一睹它的风采。

来到龙门,映入我们眼帘的是香山龙山两山相对,清清的伊河水从中间淌过,山清水秀,景色宜人。在南北一公里的山崖上,雕刻着2300多个窟龛,70多座佛塔,10余万尊佛像,2800多块碑刻题记。据导游介绍说:“这些石窟是中国传统方便受印度佛教影响的`产物。它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年间,之后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堪称中国雕刻艺术的宝库。

我们沿着西岸游览西山,首先看到的是千佛窟,虽然只有一间房屋大小,在3-4米高的石壁上密密麻麻雕刻着无数小佛像,大的只有3或4厘米,小的仅有2厘米,别看个头小,但个个雕刻精细,神态各异,排列十分整齐。

走出洞外,有一座观音佛像,她右手拿着柳枝,左手提着净瓶,姿态端庄,面目秀美,像为人间祈祷吉

...
《游石窟作文优质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