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念书时代一定都阅读过大量作文,优秀的作文一般都是我们在认真分析了作文题目之后写出来的,以下是品读360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八上语文第二单元作文7篇,供大家参考。
八上语文第二单元作文篇1
妈妈像一头守在火山口的母老虎,高兴的时候压住了坏脾气,也压住了即将爆发的“火山”;而生起气来的时候,“百兽”们都得战战兢兢地安慰她,否则,火山爆发了,“百兽”们都要吃苦头。有一次,我出来喝水时,不小心撞上了心情不好的妈妈。妈妈生着气,正愁没人发泄呢!“出来干什么?还不快回去写作业?”妈妈怒吼着。“妈妈,你……”“你什么你?快回去!”妈妈更生气了,吼得也更大声了。我从眼角偷看妈妈的表情,妈妈柳眉怒竖,眼睛也瞪得老大,看样子是真的生气了。我不敢反抗,只得言听计从,灰溜溜地跑回房间写作业。
爸爸是一头默默无闻的老黄牛,每天下班都很晚。回家后,首先要把厨房里堆积如山的碗洗完;洗了碗,还得工作,工作时可能还要安慰妈妈;工作完了,好不容易有时间休息一下了,偏偏这时候我又写好了作业,只得再次“出山”检查一下我的作业。
我嘛,则是一只又贪吃又懒的小猫,大家一提到食物我就会悄无声息地走过去,然后大叫一声:“你们在谈什么?”总是能把家人吓一大跳。说我懒也是有原因的。一到写作业时我就开始犯困,等好不容易熬到了休息时间,我马上精神抖擞,刚才的困意都被抛到了九霄云外。
这样一个“相爱相杀”的小家庭,难道不是一个其乐融融的小小动物园吗?尽管里面没有游客,但它就像一朵美丽的花,绽放出幸福的笑颜。
八上语文第二单元作文篇2
活动开始了,我们满心欢喜地洗好手,端正地坐在座位上,不时互相交谈一两句,有的同学好奇,还跑上讲台用手沾一沾做蛋糕用的奶油,放进嘴里细细品尝。待我们安静下来,烘焙老师开始给我们演示怎么做蛋糕,只见他轻轻地用勺子把巧克力粉放到小塑料杯中,铺匀,然后将奶油挤到巧克力粉上面,这样一层一层地铺,铺到第五六层时,加上一层巧克力粉,放上剪下来的薄荷,点缀几颗石头糖,“盆栽蛋糕”就制作完成了。只见材料在烘焙老师手上仿佛听话的娃娃,老师想让它变成什么样,它就会变成什么样。巧克力粉和奶油层次分明,搭配起来口感极佳,加上装饰点缀,更是让人垂涎三尺,简直和蛋糕店里做的没什么两样。
老师做的蛋糕引来了同学们的数声惊叹,收到了同学们的好评。接下来,我们也要亲手做蛋糕了。我把装着巧克力粉的袋子打开,迎面而来的香味使我忍不住尝了一口,巧克力饼干的香味在口中化开,美味极了。我轻轻地把最底层的巧克力粉铺平,又拿起奶油小心翼翼地挤上一层,在我铺第二层巧克力粉的时候,我突然发现第一层的奶油铺得太薄了,以致于被第二层巧克力粉覆盖时,无法从侧面看出层次感。
开始铺第二层的奶油了,我发现了一个“秘诀”,用力挤奶油,奶油就会一圈一圈地连起来,形成好看的“花边”,再用巧克力粉铺上去时,就不会被盖住“层次”了。最后,添上“石头”和“小草”,盆栽蛋糕就大功告成了,虽然我做得不怎么好看,但这是我自己一步一步做成的,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再看看其他人:刘雨顺不小心把蛋糕弄到了地上,正在尽力“补救”中;袁璟昊觉得自己做得不好看,干脆把材料搅在一起吃了下去;邵馨曈正在专心致志地添加装饰;张嘉诚试图把奶油加在石头糖和薄荷旁边……
八上语文第二单元作文篇3
彝族的服装都是一样的,男人通常会穿黑色右斜襟上衣和多褶宽脚长裤。女人多数会保留自己民族服装特点,一般头上会围上包头,还会系上腰带和围裙,有些妇女会穿长裙,确实非常有特点。
有衣服穿了,还要有东西吃,彝族的主要食物是玉米,而不是米饭和面食,这是和我们不一样的地方。除了玉米,彝族有时还吃荞麦、大米、土豆、小麦和燕麦等,彝族人虽然也吃面和大米,但不像我们吃的次数多,他们只是偶尔吃一次而已。彝族人吃肉的方式也很独特,他们把肉切成一大块一大块的去炖,汉族人称这种肉叫“坨坨肉”,光听这名字就能想象这肉好大。彝族吃饭时还有一道必不可少的“菜”,那就是酒,酒对于彝族人是一个重要的物品,酒可以解除纠纷,而且还是交结朋友等各种场所不可缺少的东西,一般有了酒,不管什么事都很容易解决。
吃的穿的都有了,还差一个住的地方,彝族的房屋和汉族很相似,他们夯起几面墙,再用长长的“板顶”盖上去,加固一下就可以了。
那彝族有没有一些有趣的节日呢?当然有,比如火把节就是一个,节日历时三天,第一天叫迎火,村子里的人宰猪打牛,以酒肉迎接火神,祭祖,在外的人都赶回来吃团圆饭,还会有人在村子里建造祭坛,接着点燃圣火,再由全村人手持火把,照亮全村,希望火光可以驱赶病魔和灾难。第二天叫赞火,也是火把节的高潮,人们会举行赛马、唱歌等热闹的活动,我也非常想参加,这些表演一定非常精彩,第三天叫送火,是彝族火把节的尾声,夜幕降临时,全村人手持火把,竞相奔走,山上山下的村子里的人会聚集在一起那场面一定非常壮观,一条条火把组成的火龙向着一个地方前进,等人差不多到了,点起一个大篝火,人们挥舞着火把,载歌载舞,迎风引吭,希望日后可以团结有爱,为期三天的火把节就结束了。
八上语文第二单元作文篇4
我是一个彝族女孩。我给大家介绍彝族的风俗习惯、文化艺术。
中国有大约有776万彝族,有4500年的历史,主要生活在我国的西南地区。
彝族的风俗习惯——食俗,彝族在过年过节时都要宰羊,宰猪宰鸡,而平时一般很少杀生,除非款待客人。彝族有杀猪过年的食俗,大部分给自己吃,少部分请客人来家中吃。年猪多用来腌制,挂起来,晒干后成为腊肉或火腿,成为一年的主要肉食来源。过年过节时还要吃糍粑、饵块、喝坛子酒。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火把节时,家家户户宰羊杀鸡。用羊肉拌和,向四周泼撒,表示祭祀,祈求风调雨顺,庄稼丰收,无灾无病,平安大吉。晚上,点燃火把,载歌载舞以驱散毒蛇和害虫。彝族喜欢喝酒,而且用大碗喝酒,喝酒时必须一饮而尽,把彝族人的豪爽、好客的性格表现得淋一漓尽致。酒分甜、辣两种,过去都是在自己家中酿造。甜酒用糯米、辣酒用高粱或玉米酿制。有“客人到家无酒不成席”的传统。
在我的家乡,男一女老少喜欢跳左脚舞,每当夕阳西下,男一女老少聚在一起,唱起左脚调,手牵手、肩并肩,围成一个个几十乃至上百人的大圆圈,跳着左脚舞。伴着铮铮作响的弦音,和着高一亢清脆的歌调,他们时而折步跌脚,时而甩腿对脚,时而摆手转身,舞步整齐统一,舞姿轻一盈健美。特别在过年时和立秋时节,大家都穿着节日的盛装,载歌载舞,尽情歌唱。
彝族盛大的传统节日——火把节,:“火把节”一般在农历六月二十四至二十六晚上举行。届时要杀牛、杀羊,祭献祖先,共祝五谷丰登。火把节一般欢度3天,头一天全家欢聚,后2天举办摔跤、斗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然后举行盛大的篝火晚会,当夜幕降临后,人们挥动火把,成群结队绕村串寨,翻山过田,互相往对方的火把上撒松香粉,打火把仗,满山遍野照耀得如同白昼。照彝族的习俗,在火把上撒松香粉,使火把“嘭”地腾起一一团一绚丽的火花,并扬起一股香气,是表示一种美好心愿:后辈对老辈撒,是尊敬,祝福长寿;长辈对晚辈撒,是爱抚,祝愿吉利; 同辈互撒,是亲密友爱;青年男一女互撒,然后对歌。
彝族的风俗习惯、文化艺术各地不同,这只是我家乡的一小部分,欢迎大家到我的家乡做客!
八上语文第二单元作文篇5
有位睿智的老人,用智慧的金钥匙,为我打开一扇知识的大门。这里琳琅满目,瑰宝珍奇应有尽有;这里峰回路转,秀美的风光美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