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是我们语文考试中必不可少的一项,也是占分较多的一项,只有围绕作文题目来选择素材,我们才能写出优秀的作文,品读360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古尔邦节的作文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古尔邦节的作文篇1
临近古尔邦节了。家里面的人都陆陆续续的回到了家里面。几个月没有回到家里了。晚辈们,都纷纷跑到自己长辈的家中,拉拉家常,说说最近村里发生的事情。
明天就要古尔邦节了。妈妈、姑姑、奶奶还有我们家的亲戚,都来到我们家里。她们妇女们聚在一起,有说有笑,喝着茶水,在案板上和面。和面的时候,她们一点都感觉不到累,欢笑声却阵阵传出来。和完面,用布盖住,让面自己醒一个晚上。她们就开始拾掇屋里的东西,扫地,擦桌子,洗窗户……
今天,9月1日可比前几天热闹多了。男人、女人,都聚在清真寺门口。他们都已经自己换完水了,都准备进大殿礼拜。这是一年当中最大的一次礼拜。在外工作的人,除了有极其重要的事情,是在脱不开身,都会千里迢迢赶来的,为的就是在今天礼一次拜。大殿里面都是人,阿訇面对我们百十来人,举起话筒,念起了经文:“比思敏俩,细嘞喝抹……”众人肃静起来。一个多小时后,大家纷纷从清真寺走出来,成群的回到家中,开始吃女人们刚做好的还烫的糖糕。过了中午,村里的人就开始把早就买好的羊牵到树下面,宰了。晚上,开始煮羊骨头。煮的时候要用土垒起来一个支架,再从清真寺拉一个洗衣机这么大的盆,才放的下一只羊身上的肉。当大家都饿的时候,羊肉的鲜味早就飘到了肚子里。天黑了,我们村里的人都亮着灯,一家都坐在一起,啃着羊骨头……
九月二号,略含悲伤,客人们都开始回到城里面了。只有我们家还会多留几天,把我们家大院里的,客人们吃东西掉的垃圾清扫了,再把清真寺的一百多个碗、几十个盆儿、啥的送回去。
古尔邦节的作文篇2
古尔邦节是我们回族的一个传统节日,也叫“宰牲节”,它有如汉族过春节一样热闹、隆重。
节前,人们要做各种准备,特别是作为“献牲”的牲畜要预先买好。回族当中流传着一句俗语:“当不了月回回,总得当个年回回。”这句话的意思是:无论多忙,这一年一度的会礼和庆祝活动一定要参加。
节日拂晓,鞭炮声声、锣鼓阵阵,男士们换上节日的盛装,戴上平顶或八角白帽成群结队赶往清真寺参加会礼。女士们有的来到广场上观礼,有的在家中准备仪式结束后的饭菜。
仪式开始了,男士们走进金碧辉煌的大殿,殿堂中那光滑细腻的汉白玉地板上铺了一张张具有民族风味的礼拜毡。大家欢聚一堂,当阿訇那浑厚的男中音在大殿上空响起
时,四周顿时安静下来,再也听不到往日的喧嚣。阿訇带领着全体穆斯林同胞向西鞠躬、叩拜,以祈求平安和忏悔自己的过失,人们起起落落、步调一致,可谓是人山人海,多而不乱,那场面真是壮观极了!
会礼结束后,还要举行一个“宰牲”典礼,一般经济较好的,每人要宰一只羊,七人合宰一头牛或一峰骆驼。宰时还有很多讲究:不宰小羊羔和不满三岁的牛犊、骆驼,不宰有残病的。所宰的肉要分成三份:一份自己食用,一份送给亲朋好友,一份济贫施舍。
古尔邦节这一天,也是街上最热闹的一天。卖烤肉串的吆喝声不绝于耳,各种特色小吃应有尽有,整条街上到处是人,孩子们从上街逛到下街,从街头吃到街尾,处处洋溢着欢乐的气氛。
回族的古尔邦节隆重而充满爱心,它体现了回族人民的信仰、风俗与特色。
古尔邦节的作文篇3
在古尔邦节的那天,正好也是主麻日(也就是星期五,穆斯林去清真寺做礼拜祈祷的日子),真是双喜啊!
在古尔邦节的前十天就要封斋,封了一天的斋,真主安拉就会原谅你所犯的罪过,让你在饥饿中学会忍耐,激发人们的怜悯之心。而古尔邦节的那天,要封半天的.斋,因为封斋是对节日的尊重,为什么只封半天,而不是一天呢?因为古尔邦节是个喜庆的好日子,真主安拉不想让我们在痛苦中度过,所以只封一点时间就可以了。
古尔邦节,是为了纪念先知易卜拉欣忠实执行真主命令,向安拉献祭自己的儿子易司马仪,而后又用羊羔代替的这一事件。
节日那天,妈妈给我穿上漂亮的衣服,迎接古尔邦节,家里的男性们:爷爷,舅舅,爸爸,哥哥等等一大早起床,洗完澡,穿上新衣服,喷上香水,戴上白帽,开车去清真寺做礼拜。女人们则在家里准备丰盛的水果、点心和可口的食物迎接客人。那天大人们还会准备好礼物送给孩子们,真是开心极了。
男人们做完礼拜后,就开始挑选肥美的羊或者牛,屠宰他们,三分之一留给自己,三分之一送给亲朋好友,三分之一要送给穷人,要确保所有的穆斯林都有份羊肉吃。
古尔邦节的那天, 奶奶带着我去清真寺施散钱给穷人。到了下午晚餐时间,我们约好朋友们一起去吃海鲜大餐,我收到了很多礼物和红包。大人们在一起欢歌笑语,互相祝福,孩子们则在一起追逐打闹,真是一个交流,增递感情的派对!
我爱这个神圣的古尔邦节!因为它教会了我们帮助他人和分享快乐!
古尔邦节的作文篇4
我们的古尔邦节是9月23号,是我们回族非常尊重和神圣的节日,
现在就让我来告诉你, 我们的古尔邦节是怎么过的。
9月23号是古尔邦节,早晨,我和我的爸爸,爷爷早早起来,穿上
新衣新鞋,戴上新号帽,洗脸干净,但不能吃东西,坐车来到离我们比较远的清真大寺做礼拜。路上有骑摩托的,有步行的,就像赶大集的一样,但比那个还多,他们步履匆匆,面色庄严,没有言语,向前,向前,但路上的全是男的,因为只有男的才可以做礼拜,孩子也不例外,这是规矩。 女的,妈妈们,只能在家里做家务,做菜,做饭,特别是这样的节日,女的就不能抛头露面,这个也是规矩。
清真寺门前,人山人海的,寺里是人,寺前的的广场也是人,要念经了,所有来的人,齐刷刷的跪着,跟着阿訇念经,经要念三遍,念完了经,我们就依次到寺里做礼拜,向真主磕头,礼拜完毕,就请阿訇去家里宰牛,宰羊等,我们节日的牛羊,必须有阿訇来宰,阿訇宰
了以后,家里人剥皮,清理等工作,阿訇就到另一家去宰,这个也是规矩,这样是表示对真主的尊重,崇敬。
家里杀牛羊,是根据自己家的经济情况而定,条件好的杀牛,在好的杀羊,在好的杀鸡,但必须是礼拜完之后宣宰。我们回族是不吃动物的血的,就把它们挖个坑埋了。还有吃了的骨头也不能喂狗,要 埋了,吃不了的肉也不能卖,其它时候可以。我们家不穷也不富,就宰
了一只羊,之后把羊皮交给阿訇,然后把羊身上的血洗干净,就下锅煮肉了。
在煮肉前,要先把宰杀的肉切成许多小块,送到每家每户,不能不送。他们也给我们送,然后在煮肉,我们煮的肉要剁成大块煮,这样才显的你家心诚和富有。煮好了肉,就请阿訇到家里来念经,吃肉,吃菜,等吃完了,就到下一家,下一家和我们一样,每家每户都一样。阿訇离开以后,我们才能吃肉,吃菜,我的妈妈这一天会做许多许多的美味,我们就可以放开肚皮吃肉,吃菜,只有节日吃的肉多,我们以后的日子才能 好过,所以,这个一天,就是吃肉,吃肉,在吃肉。
阿訇来家念经,宰牲,妈妈是不能出来的,只有爸爸一个人招呼,还有我们男的,也可以帮手,所以这时是爸爸最忙的时候,端肉,端菜招呼阿訇,陪着念经,磕头都是爸爸的事情,到阿訇离开,爸爸就可以坐下来吃吃喝喝,这个时候就得妈妈动作了。这些事情做完,第一天也
就忙完了。
到了第二日,还有第三日,我们就穿着新衣去转客,就是游亲戚,去到亲戚家,亲戚把准备的肉,用大盆子端来,大块的肉,大嘴的吃,啊好爽啊,还有各种炒菜都上来,亲戚们有说有笑,互相祝福,身体健康,财源广进。之后回到家里,在准备亲戚到我家,我们也是诚心诚意的把准备的最好的,端上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