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在我们的语文这一门学科中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完整的结构和通顺的语句表达是一篇优秀的作文所具备的最基本的要素,品读360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童年的记忆作文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童年的记忆作文篇1
?味道】
元旦放假前夕,母亲打电话问我回家想吃什么饭,好提前准备。最近我和儿子又开始想吃母亲做的藕盒了,于是给母亲提议回家炸藕盒。母亲在电话里笑问:“你娘俩这是都想过年了?”一句笑语勾起了我对往日过年的回忆。
七十年代出生的我,生长在物质生活不够富裕的农村。一年到头吃肉的次数屈指可数;哪怕是一个鸡蛋也要被列入家庭日常生活收入。在那些漫长的等待春节到来的岁月里,我感觉每一天都是度日如年……
进入腊月的农村一天天有了年的味道:“小孩,小孩, 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过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腊八粥腊八蒜,吃完粘糕就过年”。腊月初七的晚上,母亲就开始吩咐我和哥哥剥蒜,然后洗净晾干备用。腊月初八早晨起来,母亲就把蒜放进两个干净的大玻璃瓶子里装满,倒入提前买好的临清济美酱园的醋,然后封好瓶口;等到二十几天后过年的时候,再拿出瓶子倒出碧绿的酸中带辣的腊八蒜就着吃饺子,那滋味美得很!
当然腊八粥更是小孩子腊月初八那天必不可少的重要期待。那个年代尚未有罐装的八宝粥普及,家家户户都是自己配料熬制的。母亲总是会提前预备好花生、红枣、黄豆、绿豆、红豆、大米、小米、冰糖等物品,在前一天晚上洗净泡好,第二天早上在地锅中放入物料加水烧开再转入小火慢慢熬煮,等到睡梦中的我被甜甜的味道唤醒,粥已经黏软香甜可口了。
“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 ”,在农村人的传统习俗里,灶王爷的地位仅次于老天爷,一家人的吃喝全得靠灶王爷“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呢!所以怎么能让灶王爷对自家的糗事闭口不言,那就蒸黏糕糊住灶王爷的嘴吧。一般而言,普通人家都会在腊月二十三这天蒸黏糕和花糕,借取降吉祥和步步高之寓意。对老天爷和灶王爷无比虔诚的母亲,当然也不会例外。她总会提前很多天就准备好红枣、黏米面等物品,直到二十三这天拿出来,和面、发面、蒸枣一系列程序,然后蒸一锅粘糕再蒸一锅花糕。黏软的粘糕只有一个样式,而贵气的花糕则花式繁多。我对粘糕或花糕的制做过程不感兴趣,唯一感兴趣的是浓郁枣香对我胃口的诱惑。
八十年代的农村经济尚不发达,没有超市、商场之类的综合性店铺,不像现在:基本上可以随时买到你想要的任何食物。母亲会在小年过后的几天里蒸好几锅馒头和包子,放置在屋外的搪瓷缸内,预备着年后的亲戚朋友来家里串门的时候吃。在那些我一觉醒来的深夜,总是看到母亲里里外外忙活,桌子上放着雾气氤氲着的馒头和包子......那些麦香浓郁的气味刺激着我的味觉,甚至于现在的梦中都能清晰地感知。
小时候我的最爱除了八宝粥就是藕盒了。所以我最喜欢的是腊月二十八的早晨,每年都是等我起床的时候,母亲已经把炸藕盒的面糊和好,藕片切好,葱姜芫荽肉剁碎备齐了。母亲把调制好的肉馅均匀地夹到每一个藕盒(底部相连的两薄片藕)中,我则把母亲夹好的藕盒次第放入面糊盆中,父亲再用筷子把藕盒放到油锅里炸,哥哥负责烧火。藕盒炸好一大碗的时候,我们全家就开启了边吃边炸的模式。等到外酥里嫩馅香的藕盒全部炸完,全家四口人个个嘴角流油,早饭和中饭合二为一了。
在那些等待春节的日子里,勤劳能干的母亲总会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给我的味蕾制造出一些惊喜。其中母亲的炸饼也是我的味觉小主。还记得第一次吃炸饼,应该是我在镇小学上五年级的冬天。有一天中午放学回家,母亲正在和面揉馒头。我跟母亲说,下午要考试,现在蒸馒头等馒头熟了再吃,时间紧张恐怕会迟到了……母亲说:“天冷了,发面开得慢。妮儿不怕,我不会让你饿着肚子去考试。”说着话,母亲在炉子上放锅倒油,然后把蒸馒头的面重新揉成一大团,再用擀面杖将面团擀成圆形厚片,在上面撒上一些葱花、花椒面、盐,再倒上几滴香油搅拌并涂抹均匀,把圆形面一点点卷起来再用刀切成馒头大小的小块,揉搓成圆团再擀成一个个碗口大小的薄饼。等锅里的油开始沸腾的时候,母亲将小饼放进锅里,那饼在热油的激发下瞬间膨胀起来,两面各鼓起一个金黄的大包,从裂口处滋滋滋地冒着热气……我在旁边看得口水都要流下了。母亲用筷子夹起一个小饼放在盘子里递给我,嘱咐我小心烫嘴,我接过盘子用筷子夹起炸饼一口咬下去,酥脆的外皮和葱香的饼芯完美融为一体,好吃到眉毛都要飞起来了。
时隔经年,不惑之年的我也已经为人妻人母。随着我们国家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老百姓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想吃的东西随时可以买到吃到。偶尔我也会带着儿子去餐馆大快朵颐或者心血来潮做些“色香味俱全”的饭菜以期树立贤妻良母的高大形象。可是,再高级的酒店大厨,再色香味俱全的食品,都无法让我品尝到往日母亲做出的食物味道……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渐渐悟出:母亲腌制的腊八蒜、熬制的八宝粥、蒸的馒头、黏糕、花糕、包的包子、炸的藕盒和油饼,那些不仅仅是食物的味道,那些食物寄存着我童年的美好时光,是独有的年代味道,是记忆深处留存的年的味道,家的味道,爱的味道!
童年的记忆作文篇2
?准备准备 过年了】
除夕之前,家中总要将进行一次彻底的大扫除、大清洁,然后才煮上一顿丰富的年夜饭,才算是正式开启“晒年货、迎新春”的过年模式。2020年已临近尾声,基层党员干部们,咱也收拾收拾,准备过年了。
扫一扫,扫去隐藏在角落的尘埃,为来年开启干净天地。家家户户一到小年过后除夕之前,便要将家里里里外外翻箱倒柜的进行一次大扫除,不放过一处尘埃,因为要给春节和来拜年的亲戚一个干净的“见面礼”。基层的党员干部们,马上就是牛年春节了,2020已告一段落,无论你有多少成绩与困苦都成为过去,2021又是崭新的一年,需要整装出发。但如果你有过刻意的工作失误、甚至有过违规违纪行为却需即刻止住,并立即向组织坦白,而各纪检监察机构也要即时清扫党员干部身上或身边的“尘埃”,以干净、担当、作为的姿态高调跨入2021十四五规划开启之年。
洗一洗,洗去附着在身心的疲惫,为来年塑造焕然一新。大扫除过后,便是将衣物、餐厨用具等进行大清洗,还要好好的洗个热水澡换身新衣等待正月初一新年到……基层党员干部们,2020年工作已全面结束,现在正是提取数据、整理归档、总结经验和做2021思路谋划的关键时刻,各种疲惫已贯穿身心,但同时,更有“年关病”随时随地准备偷袭没有穿好防弹衣的你,习近平总书记曾以“洗洗澡、治治病”要求深入开展群众路线主题教育。因此,党员干部们,要好好的“洗洗澡”,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清洗思想和行为上的灰尘,同各种不良风气作斗争,为来年塑造焕然一新的新自已。
烹一烹,烹熟萦绕在周围的困难,为来年创造一马平川。扫完、洗完便到除夕团圆夜了,家家户户都会准备好各种必需的食材和器皿准备烹制一顿团圆饭,吃团圆饭前还有个简单而必要的传统祭祀礼仪,祈祷来年平平安安、团团圆圆。作为基层党员干部,一年来,各种艰难困苦萦绕于身,有的化解,有的仍然存在,比如脱贫攻坚战中贫困户对政策的不满足、曲解甚至对帮扶的不认可,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冲突时表现出的不支持等矛盾纠纷问题,导致部分基层党员干部在工作推进中左右为难甚至难以推进,如何化解心中的委屈、执行手中的权力、推进改革的车轮都是大家要面临的突破的困难,2021牛年即将叩门,无论多少困难,都必须将政策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去力推,以
...